|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国家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基层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直面群众、扎根一线的选调生,我深知唯有将规划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中明方向,在自查中补短板,在服务中显担当,才能为“十五五”规划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扎根乡村的选调生,深学“十五五”规划建议是筑牢担当根基的首要课题。我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逐章研读规划中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战略任务与村情实际对照标注。通过夜学分享会与村干部交流感悟,把“高水平农业现代化”等专业表述转化为“壮大合作社”“推广新技术”的具体思路,在学深悟透中找准基层工作的发力方向,让规划精神成为指引实践的“定盘星”。 对照“十五五”规划要求开展自查,是选调生补齐能力短板的关键举措。我聚焦规划提出的“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目标,检视自身在矛盾调解、政策宣讲中的不足——面对村民土地纠纷时曾思路不清,讲解养老政策时偶有表述模糊。为此我建立“自查整改清单”,跟着老支书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利用业余时间梳理涉农政策要点,在模拟宣讲中打磨表达。以“本领恐慌”的清醒查缺补漏,确保自身能力与规划实施的要求同频共振。 践行“十五五”规划精神,最终要落脚到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规划提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于我而言就是帮村民解决急难愁盼。我化身“民情观察员”,走遍全村农户记录灌溉难题、就业需求,对接乡水利站完成渠道清淤,联系企业开展家政培训。针对独居老人办事不便的问题,牵头组建“代办服务队”,代办医保缴费、证明办理等事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让群众在规划落地的细微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为“十五五”蓝图添上基层暖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