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刀刃向内”的勇气与“久久为功”的坚持所触动。这项出台十余载的规定,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更成为我们青年党员校准人生航向、锤炼党性修养的“必修课”,让我对“如何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年轻党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初学时,我曾以为八项规定是“约束权力的条款”,与青年党员关联不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明白,它早已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是对每一名党员作风的“底线要求”。在基层工作的这些年中,我遇到过及时为居民处理问题而被居民点赞,也遇到过因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而被居民夸赞——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八项规定“转作风、树新风”的生动体现。这让我意识到,青年党员的作风建设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体现在是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是否耐心倾听群众诉求、是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等具体行动中,每一件“小事”都是践行规定的“试金石”。
八项规定带给我的,不仅是行为上的规范,更是思想上的洗礼。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我们时常面临各种诱惑:社交场合的“人情往来”、工作中的“捷径思维”、生活里的“攀比心理”,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红线。八项规定如同“警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清醒——青年党员的价值不在于“光鲜的外表”或“活络的人脉”,而在于“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为民服务的初心”。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青年党员的价值。
我始终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基层工作中坚决杜绝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从不接受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及宴请;在特殊对象核查、救助物资发放等关键工作环节,严格遵循公开透明原则,按制度流程规范操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公平公正惠及群众。
十余年来,八项规定从“破冰”到“成势”,改变的是党风政风,温暖的是民心民意,更为青年党员搭建了成长的“清风平台”。我们这一代青年党员,成长于国家快速发展的时期,更需要以八项规定为准则,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未来,我将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坚持“今日事今日毕”,杜绝拖延敷衍;在服务群众时,做到“事事有回应”,拒绝推诿扯皮;在生活里,践行“极简主义”,远离铺张浪费。以青年之朝气,扬清风之正气,让八项规定成为青春最鲜明的底色,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用实干担当书写属于青年党员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