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对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作出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解锁“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密码,对于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清单管理,夯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根基。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是构建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的基石。清单聚焦办理量大、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的应用场景,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年度重点事项清单按“成熟一批、发布一批”原则发布,明责任、防推诿,推动全国通办,让服务更高效。特色事项清单结合地域行业特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丰富了政务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推动常态实施,畅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流程。优化重点事项业务流程,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核心。统一要素、减环节材料,跨部门集成办理实现“一窗通办”,让办事更省心。统筹线上办事系统建设,是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强化系统整合互通与安全防护,各地共用现有平台,避免重复建设。提升线下办事服务能力,是政务服务的重要补充。按需设置服务窗口、配备设施设备,通过预约分流、错峰服务、潮汐窗口等方式动态调配服务资源,避免了窗口过多过杂、忙闲不均的现象,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安心、放心。 拓展应用领域,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效能。推进“一类事”服务集成化,是政务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为政务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引导、智能预填、智能帮办等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辅助审批、智能分析等支撑。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用户使用反馈及评价,通过在线监测、办件数据分析、模拟测试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提升综合监管质效,是保障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为我们解锁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三重密码”。通过加强清单管理、推动常态实施、拓展应用领域,能够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贯穿于政务服务的全过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