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精细化治理的前沿阵地。强化网格治理效能,能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高效地触达群众需求,是提升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核心抓手。 建强网格党组织,筑牢精细化治理的 “主心骨”。网格治理的效能,首先取决于党组织的引领力。要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网格党组织书记,优先从社区 “两委” 成员、优秀党员志愿者中选拔,确保网格党组织成为凝聚力量的核心。推行 “党员包片联户” 制度,将网格内党员按居住区域划分责任区,明确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矛盾调解等职责,形成 “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 的治理链条。建立网格党组织与社区大党委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向网格下沉,解决网格治理中的难点问题,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网格治理的组织优势。 优化网格服务机制,激活精细化治理的 “动力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是网格服务的核心。建立 “网格收集 — 社区分流 — 部门办理 — 反馈评价” 的闭环机制,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微信群聊等方式,实时收集居民诉求,分类建立 “民生需求台账”,对能在网格内解决的问题,由网格党组织协调党员、志愿者就地处理;需上级部门解决的,及时上报并跟踪办理进度。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行 “定制化” 服务,网格员定期上门协助办理社保认证、代购药品等事务。创新 “网格议事厅” 模式,每月围绕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民生议题,组织居民代表、物业人员、党员骨干现场协商,让群众在 “家门口” 参与治理决策,使网格服务从 “被动响应” 转向 “主动服务”。 强化网格支撑保障,夯实精细化治理的 “压舱石”。完善的保障体系是提升网格效能的基础。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统一招聘标准,明确薪酬待遇,通过集中培训、以老带新等方式,提升网格员政策理解、应急处置等能力,打造专业化治理队伍。推进 “网格 + 科技” 融合,为网格配备智能终端,接入社区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人口信息、房屋状况等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共享,让网格员 “掌上办公” 更高效。建立网格治理考核机制,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作为主要指标,每月公示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激发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 网格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强化网格治理效能,关键在于以党建为引领,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建强组织、优化机制、强化保障,让网格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 “前哨”、化解矛盾的 “阵地”、服务群众的 “窗口”,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筑牢坚实根基。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