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回复: 0

严厉打击短视频乱象,守护网络生态净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8

主题

0

回帖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0
发表于 2025-7-25 14: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造剧本虚假摆拍,利用公众善意违规营销;散布不实信息,恶意扰乱社会秩序;编造虚假人设,虚夸经历资历引流营销;发布违背公序良俗内容,无底线博流量;使用夸张不实标题文案,博眼球吸粉引流。短视频领域这些触目惊心的恶意营销乱象,不仅透支着公众的善意与信任,更扰乱了网络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网信部门持续推进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以雷霆手段严处违法违规账号,既是对行业沉疴的精准打击,更是对公众期待的积极回应,为净化网络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
短视频的兴起本应是技术赋能的生动体现,让信息传播更高效、内容创作更多元。但一些账号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将“摆拍”当创作、拿“编造”作噱头、以“低俗”博眼球,把网络空间变成了逐利的“秀场”和失序的“赛场”。编造悲情故事消费公众同情心,散布虚假灾情信息引发社会恐慌,虚构成功人设诱导非理性消费,冒用他人身份侵犯权益,发布低俗内容挑战公序良俗。这些行为,看似是个体账号的“小动作”,实则侵蚀着网络社会的诚信基石,消解着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老年人的权益保障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都构成了潜在威胁。​
此次专项行动通报的典型案例,精准击中了短视频领域的六大乱象,彰显了治理的针对性与决心。从关闭禁言违法账号到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从依法依规处置到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查处、警示、规范”的震慑效应。这不仅是对违法者的有力惩戒,更向整个行业释放了明确信号:流量不是 “法外之地”,创意不能突破底线,任何试图通过歪门邪道牟取利益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网络空间的清朗,既需要监管部门的“铁腕整治”,也离不开平台的“守土有责”,更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把关人”,必须强化审核机制,用技术手段识别恶意营销,用制度规范堵住漏洞,从源头上减少乱象滋生的土壤。广大网民也应提高辨别能力,对那些刻意煽情、夸大其词、低俗不堪的内容保持警惕,不被流量裹挟,不做乱象的 “推波助澜者”。让短视频回归内容本身的价值,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滋养心灵、传递正能量的精神家园。
“清朗”行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短视频领域的乱象可能会以新的形式出现,但只要监管的决心不变、治理的力度不减,就一定能及时遏制歪风邪气。期待在持续的整治与规范中,短视频行业能够摆脱“流量至上”的迷思,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让每一个自媒体都传递真实与温暖,让每一段视频都彰显责任与担当。





上一篇:探索国有企业基层作风建设的新路径
下一篇:破除表里不一让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1 21:32 , Processed in 0.23810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