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为炬照征程 信念如磐砺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要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这一重要指示,为青年成长发展锚定了方向,也凸显了青年政治引领的战略意义。青年党员作为时代的先锋力量,其精神脊梁里,永远澎湃着理想信念的热血。中国共产党将青年政治引领视为百年大计,以真理之光为青春导航,以信仰之力为奋斗筑基。这既是对青年成长的深情托举,更是关乎民族复兴的战略抉择。 以理想铸魂,校准青春航向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更是青年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百年前,李大钊在绞刑架前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胜利”;长征路上,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红军战士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始终昭示着:真正的理想信念,是经得起生死考验的政治忠诚。新时代青年身处多元思潮激荡的环境,更需从党史中汲取定力。当我们读懂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抉择,领悟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坚守,便能将“听党话、跟党走”转化为融于血脉的行动自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始终锚定精神坐标。 以信念赋能,激扬青春担当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砥砺奋进的动力引擎。在脱贫攻坚战场,黄文秀用生命诠释“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在航天发射基地,“90后”工程师团队让青春与“嫦娥”“天问”共舞。这些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证明:坚定信念者,总能在党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作为青年党员,我曾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协调化解3起矛盾。越是直面挑战,越能体会“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深刻内涵——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危急时刻的冲锋号,是平凡岗位的磨刀石,是支撑我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精神伟力。 以传承固本,赓续青春血脉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既要传承“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精神基因,更要书写新时代的信仰注脚。在嘉兴南湖,“00后”讲解员用青春话语让红船故事焕发新彩;在华为实验室,青年党员攻关团队打破5G技术壁垒。这种代际传承,本质上是红色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我们既要学深悟透《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也要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汲取理论养分;既要参观革命纪念馆接受精神洗礼,也要通过“党员先锋岗”践行初心使命。当青年党员既能讲好“半条被子”的党史故事,又能用大数据技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便是对理想信念最生动的诠释。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新时代青年党员肩负着“强国有我”的历史使命,唯有以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念之力锻造钢铁脊梁,方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