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敢闯敢试敢担当,才能不负时代赋予的重托。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前行的关键社会转型期,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深刻变革,多元利益诉求交织碰撞,各类社会矛盾呈现易发多发态势。群众对政府服务效能、干部能力作风的期待日益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压力更需直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怀。面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升级难题、基层治理中的矛盾纠纷、民生保障中的急难愁盼,年轻干部唯有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彰显价值。焦裕禄在兰考治沙时"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坚守,黄文秀扎根扶贫一线用生命诠释初心的抉择,都生动诠释了担当的力量。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年轻干部摒弃"躺平""避责"心态,主动投身艰苦地区、复杂环境的"熔炉"。偏远山区的田间地头,是倾听群众呼声、厚植为民情怀的课堂;信访维稳的前沿阵地,是锤炼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应急处突水平的考场;改革创新的攻坚一线,则是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造力的沃土。 这一时期,正是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砥砺品格的黄金时期,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重要路径。敢闯,就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敢试,就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不怕试错、不惧失败;敢担当,就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扛起责任。将组织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每一次走访调研、每一份政策落实、每一场矛盾调解都作为锤炼本领的契机,让担当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年轻干部要始终秉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面对群众反映的"小诉求",要当作民生"大问题"来解决;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当遭遇挫折时,既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局审视问题,又要从时代发展规律中把握方向,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迎难而上。在挫折中积累经验,在挑战中磨砺意志,不断拓宽视野格局,锤炼过硬本领,真正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