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克拉玛依区前行的道路。在新的时代征程中,克拉玛依区需坚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厚植爱国情怀,持续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产学研协同培育创新人才,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对于城市而言,将爱国情怀融入区域发展,是推动各项事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企业从业者等需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之中。比如在克拉玛依区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里,从业者们应怀揣报国之志,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努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贡献力量。当每一个人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克拉玛依区就能汇聚起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克拉玛依区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教育领域,应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仅要新建、改扩建更多学校,增加学位供给,还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例如,通过加强与内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交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科技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如克拉玛依市构建了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财政科技支出,这一举措值得克拉玛依区借鉴并深化落实。对于人才,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解决人才在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吸引更多国内外高端人才为克拉玛依区发展贡献智慧,实现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科技促进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深化产学研协同是培育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克拉玛依区应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比如乌尔禾区组织召开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促进了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克拉玛依市新奥达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并就科研攻关达成意向,这为克拉玛依区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克拉玛依区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和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协同,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新征程上,克拉玛依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引,以爱国情怀为精神引领,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产学研协同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克拉玛依区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