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表示,很多考核都会排名。下达任务后,每个乡镇都要拼命干,否则就相对落后。“十几个乡镇,总会有后几名。”排名靠后往往要做表态性发言或被约谈,乡镇领导会使出最大力气将指标抬上去。中央专门召开会议,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笔者认为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将减负真正做到实处。 避免形式化 建立权责清单:明晰基层干部的权责边界,避免上级部门随意向基层摊派任务;通过制定权责清单,让基层干部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推诿扯皮;优化考核体系:改革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减少形式主义的考核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基层干部积极作为、担当实干。. 完善容错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基层干部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干部,要客观分析原因,给予必要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轻装上阵。 提高工作效率 精简文件和会议:严格控制文件和会议的数量、规格和范围,确保文件和会议内容精炼、务实、高效。对于非必要的文件和会议,要坚决予以取消或合并。 推广电子化办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电子化办公和远程会议,减少基层干部在路上的奔波和时间消耗。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信息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共享,减少基层干部重复报送材料和数据的工作量。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人力保障: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把编制、人力等资源向基层倾斜。通过选拔优秀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等方式,增强基层工作力量。 加强培训提升: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新要求。 改善工作条件:关注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和生活保障。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强化监督问责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减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督促整改并严肃问责。 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进行举报和投诉。通过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线索,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深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基层减负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减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通过宣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实现基层减负的目标是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实干、服务群众。要强化政治担当,基层干部才能够摆脱“材料台账”和“迎检报告”的束缚,从而营造更加积极的工作环境,推动基层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