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党性建设,各地党建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为了使流动党员更有归属感,并能够更好地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各地党建部门强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提供必要帮助,甚至打造专属社交平台。为了提升流动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地方组织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及定制化活动,引导党员铭记初心,肩负使命,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具体来说,地方组织会针对党员的居留情况,制定相关服务制度;组织党员参与各类社区服务,如“学雷锋、献爱心”等,使党员在实践中提升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此外,地方组织也会在党员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援助,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热爱。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他们积极建立了“五进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定期走访、组织学习等多种方式,为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有力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样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县委组织部切实履行党组织责任,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推行了“贴心服务、暖心关怀”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最贴近农村实际,最符合农民需求的服务,努力让他们在流动中照样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当前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对流动党员需求的关注和回应,真正做到了流动党员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需要重视和解决流动党员面临的一些问题。因此,地方党组织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党员实际需求,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党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例如,地方党组织可以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力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学习和研讨会等,让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在此过程中,地方党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党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积极鼓励党员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团队意识和核心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事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地方党组织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定期组织线上学习、交流讨论等活动,为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各地组织在为流动党员提供全面帮助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保持紧密联系,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支持。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党组织,为党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