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管理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可以积极发动党员前往服务中心参加活动,通过有效的党员管理,确保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理论学习要中心组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全年适宜组织党员利用共产党员网、红船党课等平台集中开展学习,举办专题研讨会,引导党员积极分享心得体会。分批安排党员参与市、镇组织的基层党员模块化教育培训,提升自身党建能力。着重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鼓励支部书记开展纪律党课,巩固党员思想教育成果。同时组织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此外,还注重党员的日常管理,通过建立党员积分考核制度,对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管理,激励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注重党员党风廉政建设。聚焦作风建设提升提质,以党员党纪警示教育为核心,重点开展“青年规矩说”活动,引导青年党员遵纪守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党性体检”单,建立自查问题台账,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签订承诺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等,着力推动全社作风不断向好,做到全年全系统没有发生干部职工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情况。同时,完善党员党风监督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做好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确保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三是强化党员志愿服务精神和能力。谋划特色志愿品牌,引导党员齐心打造便民“党心零距离”。除了定期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参与村社环境整治等,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价值,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位党员都要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家庭,定期走访,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反映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红色代办机制,抓实代办队伍、抓活代办服务、抓精代办事项,为基层群众提供综合性的代办代跑服务。也可以邀请党员入住办公大厅,开展AB岗轮值,提供咨询、调解等业务辅助,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性。同时不定期邀请党员共同学习相关条线业务知识,参与走访巡查工作,着重对辖区重点工作讨论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等。推动流动党员纳管工作,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日常治安巡查、交通安全文明劝导、反诈、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服务,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增强基层治理能力。还可以围绕“一老一小”,邀请有特长的党员组织开展劳动实践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等活动,致力于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