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1,可以看出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若干规定》的出台,旨在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的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需要持续深化整治1。 在具体措施上,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硬杠杠硬举措,如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提出一系列禁止性、限制性规定,强化源头治理,确保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同时,强调了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若干规定》,加强学习宣传,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1。 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发表评论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需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担当作为,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于发展、治理和振兴。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为基层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为民服务和推动地方发展。 形式主义对基层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散工作精力:基层工作人员可能会被形式主义要求的各种文件、会议、报告等任务所困扰,从而分散了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为民服务的精力。2、增加工作负担:形式主义往往伴随着繁琐的程序和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这导致基层工作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形式上的要求,而非实质性的工作。3、降低工作效率:当基层工作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时,可能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为实质性问题的解决被延误或忽视。4、影响决策质量:形式主义可能导致决策过程中过分强调形式和程序,而忽视了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和效果。5、削弱政策执行力:如果基层工作人员被形式主义束缚,可能难以有效执行和贯彻上级的政策和指令,影响政策的落地效果。6、损害群众利益:形式主义可能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响应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从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和对政府的信任。7、助长不良风气:形式主义的存在和蔓延可能会助长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影响整个工作氛围和团队的士气。8、阻碍创新发展:形式主义的僵化思维可能会限制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性,阻碍新思路、新方法的产生和实施。为了减轻形式主义对基层工作的影响,需要从制度和思想两个层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基层工作人员注重实际效果,简化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为民服务。同时,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他们的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