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的重要性。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灵魂,正确的政绩观能推动事业发展,反之则可能危害事业。 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它既关系到个人的声誉和地位,更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正确的政绩观可以引导领导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事业当中去,从而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绩观偏差则会给事业带来严重危害。政绩观偏差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进而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甚至损害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通过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政绩观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 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内在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最后,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确保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坚守正确的政绩观。 一旦出现政绩观偏差,我们要及时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纠治: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领导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相应的震慑力。 总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引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