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两个一百年风雨交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如今的中心任务便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将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海一直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长三角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我们必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长三角一体化要聚焦科技创新,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吸引培育高层次人才,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通过共谋共建共管成立了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高新区坐落沪苏浙一市两省交汇的黄金腹地,将形成“3+2”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同时高新区大力争取国家人才领域的计划资金支持,并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引才聚才育才。在未来高新区将承担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任务,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 长三角一体化要立足绿色发展,强化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在探索跨境环保整治的道路上,长三角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太浦河流经两省一市,将上海青浦区、浙江嘉善县、江苏吴江区串联起来。在以往太浦河水质差,污染问题严重。为更好的整治太浦河,青嘉吴三地创造性的建立了联合河长制,合并三地水系图,实现“一图治水”;联合三地三级河长共同制定责任清单,划分“包干区”,明确职责;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技术共享,提高治理效能;建立了联合河长群,定期联合巡河、交叉巡河,实现长效治理。通过联合河长制的协同治理,解决了太浦河河道的日常保洁问题,整治了河道污染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要扎根服务人民,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医疗事关民生大事,上海拥有全国顶尖的医疗资源,如今异地就医的情况越来越多。长三角不断加快医疗保障一体化,上海医保部门会同苏浙皖三省医保部门,以项目化推进医保一体化发展,实现跨省异地结算,不断提升看病就医便捷度,推动实现长三角基本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公共服务方面长三角还需不断前行,探索公共服务共享制度,为长三角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为国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还需不断努力,将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