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 人民日报:花4700万“撒药治污”打水漂 治水岂能交差了事。(12月1日,新华网)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有一个墨池,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王羲之能成为千古有名的书家法,就在于他临池不辍。 在历史上和今天的现实中,许多取得成功的人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学识和过人的智慧。而在于他们有坚持的目标,看准一件事情之后就用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一,专心,专注的态度去做,因此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先辈取得革命成功也是如此,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更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牺牲精神。 反观今天,我们许多人失去了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他们心中只存在着“功成在我”的精神。这些人在工作中态度不老实,工作不扎实,爱耍“小聪明”,爱走“终南捷径”,更是希望今天种一颗桃树,明天就会长满桃子。 这种求速成,求速功,常常会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比如在扶贫的过程之中,有些扶贫干部希望贫困户早日脱贫,自已早日离开乡村,往往不顾地方实际和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而制定脱贫措施。对不懂养殖技术的贫困户制家养殖珍稀动物的扶贫措施,对没有文化的贫困户却叫他们开网店……这些不切实际的扶贫措施看起来很美好,实施起来却是很困难。 再比如,山东潍坊投资4700万元对围滩河“撒药治污”,“药”一停,污染程度又逐步回到之前的水平;贵州贵阳市开阳县投资984.7万元在洋水河末段、大塘口监测断面前建设絮凝除磷设施,每年约投入2600万元运行费用,直接添加絮凝剂以期降低洋水河进入乌江干流前的总磷浓度,最终徒劳无功。 从以上实例中就可以看出,某些地方政府和干部抱着一种交差了事的态度来工作,求速成,求速功。要知道,不管是扶贫还是生态环境治理,它们都不是“外卖速食“,它们需要深耕细作,需要久久为功才能做好。 为什么某些干部缺乏一种久久为功的精神?其根本原因,在这些干部的心中,没有坚定的思想信念,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而有的是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差不多”交差了事的工作态度,甚至还有一种“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所谓的处事哲学在他们思想上扎根。居于此种思想,他们的工作既谈不上有久久为功的精神,更谈上有功成不必在我,造福后代子孙的思想意识。 这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交差了事的工作态度是相当危险的,也是需要警惕的。要知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有付出努力和牺牲,作为党员干部,要有不计较名利得失,要有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去工作。 作者:胜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