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此次会晤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是三年来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以面对面形式的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寻求共同利益,为中美关系发展把舵定向。在当前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中美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也是共同利益。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也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这还是共同利益。美方过去一些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的动作,不但给中美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也对国际产业链合作和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严重冲击。事实一再说明,不能简单用竞争定义全部的中美关系,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的最好选择。 消弭矛盾分歧,为全球健康发展注入信心。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历史经验已经多次证明,任何对这一现状的改变,都将严重损害台海稳定,甚至制造台海危机。当前台海局势的症结,就是因为台湾当局屡屡试图突破一中框架,而美方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也难辞其咎。此次会晤中,拜登作出了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的表态。期待美方能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具体行动上。 推动和平稳定,为保护人类福祉破除障碍。此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此外,两国元首就包括乌克兰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在内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中美元首会晤表明中美可以为了全球更广泛的利益而共同努力。但我们也应看到,美国的冷战思维仍然根深蒂固,美国需要尽早认识到,冷战早已结束,“新冷战”不得人心。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公道,不要霸道;要合作,不要对抗。美国如果真心希望推动乌克兰、朝鲜半岛局势缓和,就应该正视自身责任,停止借乱谋利,回应各方合理关切,以实际行动为世界和平增加希望。 大国关系发展事关全球安全与稳定,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无疑是全球发展的“压舱石”。期待此次中美元首会晤成为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双方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工作重点,保持对话沟通,管控矛盾分歧,推动交往合作,为中美关系增添正能量、装上安全阀,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