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7|回复: 0

广聚英才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3

主题

0

回帖

28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2-6-29 1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9日举行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全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采取务实有力的行动,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提振人才来沪发展的信心和预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放大招”,加快引才步伐。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加开放的气度、胸怀和格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此前,市人社局发布消息,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至100名的,全职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放宽落户条件,有利于提振上海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关键时刻,上海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只会更大。“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在世界的棋盘之上,上海参与的是国际化的竞争。这就必须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为此,上海人才的“塔尖”部分须够“尖”,“蓄水池”须够深。放宽落户条件,还彰显了上海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放权松绑抓突破的决心。虽然,“落户便利”这一条件对于高端人才来说,未必是决定性的吸引力。但是,一个城市的格局、环境与机遇,足以影响人才去留。
       提信心,夯实聚才基础。加强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宣传,使各类企业及其人才全面了解、正确理解政策措施。这是提振信心和实施行动的基础。许多企业及其人才都在担心,怕折腾怕反复,心不定、志难坚、行无力。疫情可能会反复,但复工复产复市、经济发展的信心,千万不能有反复。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带头走访企业,态度明确,打破惯性找出路、找到关键打硬仗。最能激发群众信心的是市场,必须率先活跃起来。媒体要讲好基层一线抗疫故事,要宣传弘扬群众中有担当、能干事、负责任、冲锋在前的优秀人物事迹及其精神,尤其是讲好那些普通百姓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
       强信任,做好用才工作。管理上要敢于松绑。管好人才的关键在于管活人才,破除机制束缚、打破制度藩篱是首要的。使用上要“位”与“才”匹配。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通过构建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为人才“能上”创造条件,使“位”与“才”相匹配,让人才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社会上要充分尊重。人才服务社会、贡献社会,需要来自社会的情感反馈,其中尊重是不可或缺的。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鼓励创新也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要认清人才成长规律,对已成功的人才要给予肯定,对“在路上”的人才更要加以关注。
       不可否认,疫情确实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伴随着“50条”等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海已经开始努力跑出“加速度”,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点。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项要求,更让我们看到上海人才兴市、人才强市的决心不变,上海发展的步伐仍然坚定。假以时日,上海依然是机遇之城。





上一篇:提升基层干部“三种能力”,干好基层工作
下一篇:让青春旋律在“红色七月”从“心”奏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8 09:47 , Processed in 0.24377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