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海安交警的陶警官查扣车辆时,当事人称自己患癌不配合执法,还威胁交警敢不敢报出家庭住址?面对当事人的胡搅蛮缠、言语威胁,当事警官陶警官霸气回应被赞警界“李云龙”。(光明网,11月12日)
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尤其是执法工作者,在面对摄像头、聚光灯时有点畏首畏尾,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或者是怕某些人利用只言片语进行炒作。因此在明明占理占法的情况下,还显得弱势与无奈,在面对被执法者撒泼耍混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实这是一种娇惯和迁就,久而久之,公正执法就变成了“欺软怕硬”,执法必严就变成了“执法避泼”,让为民的好法律法规成为累赘。
古人云:“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选择做一名执法者、卫法者、践法者。那么就应该练就一身铁胆,敢于依法依规地跟群众讲道理、论对错,敢于接受群众的曝光和监督;敢于让摄像头、聚光灯照亮自身。这不仅没有坏处,反而让自己成为普法的宣传者和践行者,让屏幕面前的观众成为学法、懂法的践行者,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执法有据就有靠山。无论是警察版的“李云龙”,还是上海“教科书式”执法的交通警察,他们都是按照法律法规,公正合规而又不失礼节的执法,可谓是新时代执法的典型。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拥有强大的靠山--那就是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播放他们的执法视频,并没有网上的炒作,也没有所谓的愤青,舆论都是呈一边倒的态势,那就是支持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弘扬他们。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执法者而言,我们只要有理有据,又何惧曝光呢? (作者:王雪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