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群众信任、本领高强的年轻干部队伍,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实践中,要注意“三要”“三忌”。 一要“因材选土”,忌“旱稗水种”。“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遵从植物本性,提供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和环境,才能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同样,培养年青干部也要充分考虑其性格禀赋和专业特长,提供相适应的岗位,才能促其健康成长。切忌未识其性,盲目“培土”,舍长以就短。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用其所长、用其所能,是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一贯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拔使用干部,既看长处又看短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或补其所短,让干部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二要“自然生长”,忌“温室育苗”。“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树木生长有其自身规律,干部培养也要遵循人的成长法则。在一些地方,个别年轻干部未经基层洗礼,也无一线“实战”经历,却被“火箭式”提拔,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质疑。诚然,育苗种树,需要灌溉、中耕;干部成长也离不开组织上的“搭台”“铺路”,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温棚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圈舍里也养不出千里战马,年青干部切忌放到“温室”里刻意培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挑担负重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才能最终成大器、堪大用。 三要“修枝除虫”,忌“病中施肥”。树苗再好,不去修剪枝叶、施药除虫,也难茁壮成长。仔细探寻近年来失足干部的浮沉轨迹,不难发现,这些沉沦者年轻时也曾有过事业的辉煌,但随着职位升迁、岗位变动,有的逐渐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有的难以抵挡金钱的诱惑,就此走上了蜕化变质之路。许多落马官员在忏悔录中这样谈到,当初领导要是对我严一点,狠一点,哪怕给个批评,一次处分,下场也不至于此。这显然是在推卸责任,但也从侧面印证了一句古话:“衣破从小补,病当浅中医。”对年轻干部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苗头,如果领导认为事小而无视,不去及时提醒其改正,反而委以重任,无疑是“病中施肥”,非但不能育好干部,反而会使其“病情”加重。因此,在干部培养上,既要搭好桥、铺好路,又要正确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常,该敲打时不能碍于情面,该批评、处分时也不能心慈手软。须知,袒护不是爱护,严管才是厚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轻干部的培养犹如种树,需要精心“种”,也需要精心“管”,既要遵从成长规律,又要及时剪去其心中徘徊之叶,除去攀比、利欲之虫,干部之树才会繁荣滋长、葱郁明绿。 (作者: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