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刘超在会上强调,要以培养高素质干部、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把全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加快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高度,决定了他人才的持有量。而人才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成为各大中小城市争抢的“香饽饽”。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已然是当下最时髦的“话题”。然而,目前的人才引进,仍存在一些不对等现象。个别地方任人唯亲,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对应届毕业大学生过于苛责……因此,唯有破除“多方意识”,才能真正“筑巢引凤”。 破除“观念意识”是引进人才的基础。人才是创新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和内生动力,要让人才心甘情愿地来,就得打好“感情牌”,让人才找到归属感和获得感。要转变选人为亲、用人为近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吸引更多贤能之士“为我所用”。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效率,通过通过给企业发放“绿卡”,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多照合一、一照一码等方式,让人才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地服务。 破除“经验意识”是引进人才的前提。当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人在嘲讽大学生好高骛远,动手能力差的同时,其实,在一些招聘会上,不难看出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是僧多粥少,更有的单位硬性条件苛刻。不但要求求职者有着高学历,还要求他们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如此一来,将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拒之千里之外”是小事,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流失却是大事。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似乎已然成为时下的一种“怪象”。故而,一视同仁的等量齐观,才能让更多人“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破除“盆地意识”是引进人才的保障。人才进来了,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建设这座城?其实,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每一个城市建设者都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然而,不管怎么变,大家的“初心”却不会改变。此刻,城市的“内涵”显得十分重要。可见,要真正留住人才,就必须打破“盆地意识”,既以求贤若渴的心态招才、引才,也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养才、育才,还要以齐抓共管的生态用才、爱才。如此,才能在人才“争夺战”中快人一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细数每一年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都是“爱一行、钻一行”的“有志者”。人才,不仅是社会事业的建设者,还是引领航向的“总舵手”。站在新的历史舞台,面临新的机遇挑战,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尽情施展才华,以更加靓丽的姿态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作者:周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