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的大国心态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人民日报,2018年11月8日) 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跨越了无数个历史记录,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从人口大国到经济强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让中国,俨然成为了大国。如何秉持大国心态,深化开放历程,推动“中国辉煌”再上台阶是当下的改革重点。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海乃百川,兼容并蓄的心态,就是鼓励国人走出去,友人引进来。一个民族最璀璨的地方,就是能包容不同,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理念,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历程,以共赢共惠为目标,才能推动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是谦虚禁骄,取长补短。对外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更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总量高但人均收入低,经济体量大但利润率低,产业规模大但结构优化弱。正确看待自身不足之处,才能戒骄戒奢,立足当下,砥砺前行。开放的本质是融合,但更应该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借鉴他人先进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是对外开放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只有在交流中提升,在对话中补短,才能突显出开放的巨大魅力。 三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对外开放是多样性和独立性的统一,要在统筹中突显民族的独立性。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坚持自主创新,确保自身的独立性,才能在对外开放中长足进步。坚持自强不息的大国心态,是激励国人再攀高峰,再创辉煌的精神力量,也只有民族的自强不息,才能缔造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李重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