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养老服务,增强老人获得感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11月8日,人民网) 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养老服务,更要积极探索新方式。 一是要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对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养老服务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要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键。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社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逐步补齐政策短板,推动政策落地生根。细化完善医养融合政策,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合作,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 二是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随着老龄人口快速增长、高领人口逐年递增,社会日益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以无法仅依靠传统的公办养老机构来满足,社会力量养老正逐渐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的作用只是基础,但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加快职能转变,以市场化的思维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承担养老服务的社会责任。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还能够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发挥养老服务的家庭责任。“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尊老养老就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赡养老人的义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人格的一部分。赡养老人的生活、关心老人的心理、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是对于子女最基本的要求。不能一味将养老的责任推给政府,作为子女,要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又具有无可替代性,所以在养老服务上家庭要起到重要作用。 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政府、社会、家庭都应担负起各自的责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友所乐,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杨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