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坠江事故发生已有一周,这起事故,15条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却最终没能逃脱厄运,营救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救援进展吸引着全国的关注目光,作为社会视角的媒体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职业操守。 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一辆公交车与一辆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坠入长江,在事故警情通报尚未发布、真相未明之际,就有个别媒体断章取义,不负责任的媒体妄自下断,报道称事故系一小轿车女司机驾车逆行所致,这些媒体不乏一些主流媒体。通过不良媒体的误导,一时间小轿车女司机成为了众矢之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女司机邝某某口诛笔伐予以谴责,最后还发展成整个女司机群体也跟着倒霉。原本是一起惨痛的坠江事故,却演变成对“女司机”的舆论审判。当11月2日,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后,“围攻”女司机的吃瓜群众才恍然大悟,小轿车没有逆行,而是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女司机背锅是被冤枉了。于是舆情发生180度的大逆转,打人“女乘客”又成为了众矢之的,实在让人痛心。 在思考这次事故时,8月在四川德阳发生的女医生自杀案件中不良媒体的恶毒导向还历历在目,在未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调油加醋引导网民对女医生口诛笔伐,甚至将人肉出的个人隐私信息公布于众,直接导致当事人服药自杀,令人痛心,令人惋惜。 此次事故中,不良媒体依然是同一套路在博取关注,无论是非黑白,不管孰对孰错,点击量才是唯一,就算报道失真,迅速删除之间的相关报道就算万事大吉,不会有一点点羞耻感,将职业操守早早抛之脑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确保报道的真实,是记者和媒体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报道新闻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 对媒体而言,未经核实,擅自跟风的媒体不是好媒体。快餐化的信息时代,一味地快速前行,其结果很可能是摔了跟头,丢了声誉,最终落得个欲速则不达的结果,切记不要为了抢一点点时效而丢掉了真实性这个媒体的生命之本!面对越是看似要“爆款”的信息,媒体越要沉得住气,对于没有把握的信息,宁可让它“多飞”一会,判断好其子丑寅卯,真假虚实后再出手,万不可让无原则地抢时效、靠热点蒙蔽了媒体瞭望社会的眼睛,不惜铤而走险,自掘坟墓,造谣传谣,只会引起公愤,遭受唾弃,严重者,还会遭受法律的制裁。 作者: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