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二天 于 2018-11-4 22:09 编辑
纪律严肃但也有温度 “纪律是严肃的,任何逾越红线的行为都会受到惩处;纪律也是有温度的,对于受处分党员干部,只有不抛弃、不放弃,助其找回初心,才能让他们轻装前行,重燃干事创业的激情。”(2018年11月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可能会犯不同程度的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闻过则喜,知错能改,不要让小错误累积发酵铸成大错。严是爱,宽是害。对待党员干部必须严管与厚爱结合。因而,对待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处分是必须的。处分既是正常的干部监督管理手段,也是严管的表现。然而,纪律处分目的不是“一竿子打死”受处分干部,而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绷紧纪律之选、思想之弦,做到严于律己、慎权节欲。 纪律处分是严肃的,同时纪律也是有温度的,对待犯错误、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也要关心爱护,做到既让党员干部为自己的工作过失买单,也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继续担当、继续前行。面对纪律处分,个别干部难免不理解,感到委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那些一心扑在工作上、干事创业初衷都是为民谋福利的党员干部,那些有着担任重要职务、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干部,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针对他们的消极心态和不良情绪,绝不能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方面受处分的干部,也是干部队伍的宝贵元素,也是可造、可用之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纪律处分的温度,彰显出组织对干部的关心爱护。 事实上,一个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只要没被开除党籍,那么他就仍是我们的同志,是党的一分子,党组织就理应一视同仁的关心、爱护、帮助、管理和使用。因此,对待那些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处”了事,要做好处分的“后半篇文章”。事后要加强与受处分干部的沟通交流、帮扶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放下包袱,使其从思想深处读懂组织的良苦用心,真正接受处分并改正错误。此外,组织上要营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对那些过去犯过错误的党员干部要加大管理使用力度,让他们有改过自新,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如此才能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作者:郭江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