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好处毋庸赘言,开卷有益、涵养书香气、提升思考力、提升气质和修养等。古代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将读书的妙处恰到好处的点破。人类的经验有两种来源:一是直接亲自去实践,二是从他人已有的知识从获取间接经验。读书是获取间接经验最好的方式,它是成本最低、易得、提升最大的方式。仔细想来,一本书从写作到正式出版,一定是耗费了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洗涤后留下来的传世经典著作,能经久不衰,必定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如果我们可以坐下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品读那些经典书籍,并进行深入思考,定能获益匪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也是阐述人生获得经验的两种方式。前段时间“图书馆女孩”很火,不是因为她一年600本的阅读量,是因为在物质日益丰盈、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少有年轻人可以安静的坐下来读那么多书。即使有这样的人,阅读量却也远远没有那么多,且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因为他们永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们宣称自己太忙了,忙的没有时间完整的看一本书。他们把更多时间用在手机上,变身“低头族”,“碎片阅读”占据了大部分。倒不是说“碎片阅读”不好,只是它与纸质阅读相比,在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还是有欠缺的。阅读达到一定量后,必须慢慢消化吸收,要细分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否则读再多的书,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只是一个文字的“复印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组工干部要挤出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以忙为借口。也许只是利用空挡的十分钟,就可以学会一个概念,一个小时就可以阅读一本好书。只要是有心人,总会才抽出时间来提升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在阅读上,一定的“量”都不能保证,谈什么“质”的提升?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对于知识更是如此。组工干部,有空不妨多读点书。它不能立刻让你变成“富翁”,它不能马上让你“名利双收”,但是,阅读多了,它真的会使你不一样,它会使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它会使你有不一样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文/陈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