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第一季第七集《康熙不取灵芝》,讲述了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采到一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的灵芝,并引用《神农经》中“王者慈仁则芝生” 的话。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册所载祥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10月2日,人民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讲述了“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以此强调要有实干实政,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即使古代统治者也知道,“各级官员不务实,老百姓活不好、活不下去”,最终是要垮台的。党员干部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争做实在人。 要有求实之“心”。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焦裕禄精神,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党员干部要在“心”字上下功夫,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要守规矩、讲纪律,为民说话,为民办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要有求实之“诚”。党员干部要言于实、行于实、务于实、忠于实,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绝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拿出求实的忠诚和诚意。 要有求实之“勇”。求实必须要有勇气和胆识。不敢自我否定就求不了实,骨头不硬求不了实。敢于否定自己不正确的东西,敢于顶住不正确的东西,敢于在求实中探索真理,就必须要有求实的勇气和胆略。党员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制定求实之规,弘扬务实之风,坚决纠正背离实事求是的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着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争做实在人,做好人民的答卷人。 作者: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