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一个曾经贫困发生率达35.49%的东北村庄,如今积极利用当地资源,改善村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挖掘旅游资源,村民们的生活变得红红火火,贫困户全部脱贫。(12月16日,人民日报) 有一种致贫叫因病致贫,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人们常常因为看不起病,拿不起药而错失了医治的最佳时期,还有的人因为一场大病用光家里所有的积蓄,而后落得一身病,生活一下跌到了低谷,“贫困”这帽也扣上了他们的脑袋。明东村南基学老人因为一场意外不幸残疾,于是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过着紧紧巴巴的生活,韩宝宁驻村后了解到情况,在帮扶工作队的协助下,3年前,南基学搬出了居住30多年的泥草房,住上了 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他还主动当上了村里的卫生员,每月固定收入800元,加上低保和产业分红,家庭年收入已经破万。2017年,南基学摘了帽。 在帮扶贫困户的过程中,韩宝宁还不忘引入产业。回乡发展养牛产业的玄昌浩给韩宝宁一个提示,要让村庄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人才,而像玄昌浩一样的年轻人在外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是壮大村里事业的最佳人选。于是,在帮助玄昌浩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韩宝宁还给在外打工的明东村村民写了一封家书,不仅将家乡的变化告知他们,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还鼓励村民们能够回归家乡,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家长做出贡献。 如今,看着明东村村民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明东村第一书记韩宝宁的心里也暖融融的,因为这是他奋斗的地方,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是他奋斗的目标,村民们全部脱贫就是他奋斗的成果。在4年的时间里,韩宝宁作为明东村第一书记,将家扎在了明东村,将心投入到明东村的建设中,将此地作为自己的第二家乡,他用行动诠释了驻村干部的责任和义务,用爱温暖了这个东北的小村庄。 作者:淼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