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畅 于 2018-11-2 21:11 编辑
让党的群众路线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走上康庄大道 干旱的乡村有了新水井,新盖的小区通了公交车,遭遇非法采砂的河流正在恢复清澈……日前,在2018全国网上群众工作高峰论坛暨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年度工作会议上,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背后的故事,吸引了300余位与会嘉宾热烈讨论。这一政民互动平台,创办12年来帮群众解决了100万件实事,成为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成功范例。(11月2日 人民日报)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上网令”。 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使全球变成一个“村”的同时,它也变成了一个政府工作交流监督举报平台。广大网民在网上积极进言,或提出诉求,或询问问题,或讨论时事,或献言献策,面对大家高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也将服务群众的“阵地”推到了互联网上。 一块块《地方领导留言板》被建立起来,不断帮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倾听网民心声、了解群众困难、吸纳百姓建议。无论是涉及停水、断电、遭遇欠薪、物价上涨的民生问题,还是关于城市规划、干部作风、扫黑除恶、扶贫工作的建议,网友都能通过这个平台留言,获得当地详细细致的答复。 答复网民单个提问、集中复信回应有共性的意见建议、微信公众号回复、和网民手机视频连线……这多种多样的现代化互动形式,可以有效避免“事事看材料、桩桩听回报”的“二手民意”现象,让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在“一线”直接面对百姓心声、了解群众困难、吸纳百姓建议,再配合出台一系列常态化机制,让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走上了一条新的群众路线,让党的群众路线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走好群众路线,需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需要以各地片区互联网为抓手,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真正起到服务群众的作用,给群众最真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听到真实的民声、回应真正的民意,才能把“以民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本文作者:李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