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景”的港珠澳大桥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于近日正式通车了,这座跨越伶仃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惊世之作被各大媒体平台争相报道,网友们纷纷刷屏为中国制造点赞呐喊。 在这金秋十月里,这是“大国工匠”为祖国献上的至高贺礼,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驻足,无不骄傲赞叹。惊艳过后,我更关注的是“大国工匠”们在背后默默为之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大桥品质”值得每一位年轻干部去感悟与学习。 年轻干部应当勇于挑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凝聚着一种中国精神。曾被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史无前例,意味着无可借鉴。摆在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林鸣面前的就是一张白纸,但他却说:“即使我们的起步是0,我们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1。”拥有如此勇于挑战的自信与勇气着实是难能可贵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往往也会遇到一筹莫展的时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时打败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缺少开始的勇气。 年轻干部应当敢于创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蕴含着一种中国智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难度极大,期间遇到了无数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问题是绕过去的,都是靠智慧闯过去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项目创新工法、软件、装备、产品共78项,申请专利454项,形成专著18本、技术标准60册,这一连串的数字是“大国工匠”们寒来暑往无数心血汇聚而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创新和突破永远是难点,但也是我们年轻干部不泯然众人的必经之路。“凡欲立者,必先破也。”打破思维定势,才能让思想丢掉镣铐跳舞。“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格局是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 年轻干部应当经得起考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彰显着一种中国力量。2017年以来,这个“世纪工程”已经经历过三次强台风的考验,依旧巍然耸立,以它的钢筋铁骨展现着磅礴气势。年轻干部要能勇担重任,尤其是在经受风雨捶打过后,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会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制造的惊世之作,而年轻干部也要努力成为党培养的杰出青年。毛主席曾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作为年轻干部,看着“大国工匠”用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将中国梦变为现实,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应当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学习“大桥品质”,发扬实干精神,接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接力棒。(作者:沈松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