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改革就好比走夜路,在黑暗中前行只能看到零星的光芒,然而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改革的道路越走前方才会越亮。 改革首先是人的改革,观念的改革,从干部到人民,唯有思想变了,才能从根本上、长远上发生变化。“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要改革、要变革、要创新,思想上必须先解放,只有让思想从枷锁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才能在行动上敢闯敢干、敢作敢为,才能把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员干部要带头改,想清楚、搞明白为什么改、怎么改,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不能怕给自己找麻烦,惦记那点私人利益。当然,改革也是人民的要求,干部思想变了,也要带动群众思想跟着改变。这是块“难啃的骨头”,需要慢慢来、反复劝,讲道理、摆事实。总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变,改革只能寸步难行。 改革需要务实的精神,从问题出发,以需求落脚,自上而下、全盘考量,综合性地解决改革中的难题。改革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衡量改革好坏的标准也应该是百姓的问题能否解决。当前,有少数干部或眼皮朝上,不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说得多、做得少,观望多、行动少。但只喊口号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只讲理想,也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对群众亟待解决的物质问题,我们应不断发展经济,对企业亟待破除的体制障碍,也应持续推进体制改革。如此真抓实干,美好蓝图才会实现,美好梦想才能成真。 改革还需要理性兜底,要注重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完善从组织再造、流程再造,到放权赋能的系统化机制。我们常说,工作方法决定工作效率。“一个项目跑多个部门”,李晓枫曾经的遭遇正是旧体制下行政效率低下的真实写照,这不仅让企业主体蒙受时间精力的损失,更让本地经济的发展步伐行进迟缓。“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不断革故,才能不断突破。为此,政府部门应当不畏既得利益受损,深化推进组织再造、流程再造,要敢于放权,减少管理层级,释放闲置岗位,让政府职能下沉到基层管理单位,给群众提供便捷通道,为企业创造营商环境,真正让治理效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回顾历史,改革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展望未来,改革更决定着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实践证明,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让我们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将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黎明有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