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防止返贫致贫,亟需建立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个月,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摘帽,剩余的贫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从目前情况看,到年底,所有贫困人口也将全部退出,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将如期完成。(12月2日 河北新闻网)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倒计时,扶贫干部要坚持精准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树立“一枝一叶总关怀”的为民情怀,聚焦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主动下沉一线,了解脱贫群众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补齐存在的短板,带领脱贫群众一同攻克难关。同时,扶贫干部要坚持因地制宜,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和文化,打造“接地气”的优势产业,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断增强脱贫产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广大扶贫干部要克服急躁心态、自满情绪,聚焦“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将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根据“十四五”规划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乘势而上开启乡村振兴新布局,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国上下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20年已接近尾声,广大扶贫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及时查漏补缺,善始善终、持续发力,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不能有一丝懈怠,确保真脱贫,不返贫,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作者: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