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保护纯天然中药,让人民吃上放心药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中医药法明确提出,要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关注中药材质量”质量,着眼道地药材保护、源头种植管理、流通环境监管、中药材炮制工艺等方面,通过地方实践和专家观点,探讨怎样保障中药材安全、提高中药材质量,以飨读者。(11月02日,人民网) 作为中医药大省,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在中医药界,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面临着部分野生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的问题。对此,四川正全力抓好顶层设计,夯实道地药材的种质基础,建设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力争从“中医药大省”转向“中医药强省”。 要保护好野生中药材,是社会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让全民有生态思维,这正是我们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我们必须要大力宣传中医药法、环境保护法、土地污染防治法,做到家喻户晓。让大家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人人争做环境生态的“安全卫士”。野生中药必须保护性利用,不能实行“三光”政策,一次绝种;我们不能破坏各种中药的生态需求,让各种中药正常生存,正常繁衍;我们不能使用除草剂,除草剂对各种植物破坏性极大、残留期长,既要灭绝中药,又要影响人畜健康;人工栽培要科学化,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搞好规划,用适合各种中药对土壤、气候条件等的原始要求进行规模化栽培,质量第一,产量第二。栽培管理中严禁使用化学物质,保持中药的原生性、天然性,确保其原有的药用价值。正所谓药材好,药才好。川产道地药材内涵丰富,不仅包含了鲜明的地域特征,还包含了优良的植物品质、成熟的栽培技术及适时采收、加工炮制工艺等要素。在炮制到入市等过程中也必须用生态的原理和保持原生态的手段进行,决不允许掺杂使假。 我们各级药品监督部门必须对中药材的种植到成药品,实施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有关法律,事关人的生死大事,据不可以有任何侥幸和马虎。党的各级组织对中药生产到成药的过程中,对不作为、懒作为、不作为的人和事,严抓严管,发现问题,问责到底,处置到位。扎实抓好中药材质量这个民生工程。 (作者:叶子) 2018年11月2日 蒋儒贵 四川沐川箭板镇党委 电话;18608333311 QQ:449609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