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扩大就业的主要阵地,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明确表态:“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也毫不动摇地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益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习总书记的掷地有声、党中央的坚定支持,对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更为当前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民营经济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需要从各个层面,尤其是政策层面找到帮助民营经济跨越难关的力量,帮助民营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腾飞。 一是政策观念要为民营经济正名正身。政府应将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的道理转化成为日常所见的宣传和教育内容,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民营经济、全社会共同推进民营经济的新形势。政府要构建尊重民营经济、服务民营经济的先进意识,摒弃对国有经济的特殊优待的心理,将民营经济放在同等位置上,从意识层面上解决对民营经济的不平等态度,保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平、有效。 二是政策执行需层层压实。针对民营经济政策执行中政府人员不作为等懒政怠政行为,应当在政府人事考核制度中,将民营经济工作成效作为重要的权重指标严格考核,重点跟进民营经济主体对政策的认知情况、实施的满意程度等,依据评判结果努力改进工作人员在落实民营经济政策上的作风和态度。针对民营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多头管理等问题,要从政府行政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引入一站式、集中处理等先进管理模式,让优惠政策确实为民营经济增能提效发挥作用。 三是政策建设应注重改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政策,一定要动态检查实施成效,深入、具体研究改进的方法;针对集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为民营经济政策及时会诊,努力优化。 四是政策对接要科学创新。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让党支部等基层组织扎根于民营经济主体里,让党的领导为民营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大力发挥政治协商力量的政治建设新格局和新趋势,发挥民建等民主党派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作用,在政府和民营经济之间搭桥引线,为形成新型政商关系推波助澜。 作者:任光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