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有了话语权,民生实事才能真正办到心坎上。”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道公安小区业主江代聪竖起大拇指,点赞当地探索实施的群众自治新模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公安小区通过社区党支部有效引导,自筹60万元对小区进行改造(占改造资金2/3),使居住环境差、治安环境差、停车位缺乏的老旧小区,变身成为花园式的新型小区。(7月18日《人民日报》) 在我国,社区是由一定数量的人口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社区肩负着服务群众这个根本任务。通常情况下,一般社区都会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对社区的各项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群众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南辕北辙”的情况,社区统一承办的事项却不说群众最需要的,群众最需要的往往得不到落实,使得社区服务群众的功能严重下降,提高群众社区决策参与度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提高群众参与度,有利于社区功能的全方位落实。以往,社区服务是一对多,社区统一规划,群众只能享受便利的社区服务所带来的便利,而没有参与规划的权利。这一现象导致社区服务存在着某些死角,毕竟,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难的。通过群众参与“点单”式改进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由一对多转变为一对一,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去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满足的群众的日常需求,可谓是做到了“把事情办到了人们的心坎里”。 从群众自身角度看,“民事民决”让群众把自身对社区建设的需求如实的反映出来,避免了“南辕北辙”的尴尬情况,同时又给了群众一定的发言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使服务更加贴合民心。老百姓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社区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改进社区服务的强有力助推器。 综上所述,提高群众参与度对改进社区服务和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是个双赢的结局,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更是履行了我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的体现。值得推广开来,以点带面,让整个社区服务提档升级。(张淑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