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回复: 0

袁隆平:一颗稻谷的“中国追梦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1

主题

2

回帖

29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95
发表于 2020-11-4 20: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车思涵 于 2020-11-4 20:46 编辑

    11月2日,衡阳市衡南县水稻基地双季稻经测产,袁隆平团队又一次实现了攻关目标,亩产突破1500公斤。在11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十分可爱地表示:“要追求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从‘90后’一直干到‘00后’,下一个目标是2000公斤。” (11月4日,中国新闻网)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从1960年开始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至今仍奋战在科研一线。袁老用60年的时间生动书写了一颗稻谷的“中国追梦路”,一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严于律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学习。
    一心为民,甘于奉献。1960年,还在农校担任教员的袁隆平偶然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之后,农学系毕业的他为了让全中国人民摆脱饥饿,立志要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攥在自己人手中。“让全国人民吃饱饭”这一朴实无华的目标,袁隆平爷爷为之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并还将一直持续下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这种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时刻心系群众,将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为之不懈努力。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心是为了让中国人民不再受饥饿之苦,让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饭。但当中国人民都能“吃饱”之后,袁隆平院士并没有停下他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脚步。从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1000公斤,再到如今的1500公斤,袁隆平爷爷从来没有“骄傲”、“自满”,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而努力拼搏,他不断学习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不停尝试各种可能的科学试验,从不给自己设限,永远走在攀登更高峰的路上。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青年干部也要保持学习、不断进步、敢于创新,用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各式各样的挑战。
    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有人说,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就连他自己都说:“我只是一个农民而已。”当他只是农校的一名教师时,他有想让全中国人都吃饱饭的抱负;如今他已经名满天下,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那一方田畴。他淡泊名利,从不将奖项、职务挂在嘴边;他严于律己,60年里一直在田间埋头苦干。我想,袁隆平爷爷这种无论何时都只专注于杂交水稻这一件事,且亲力亲为、事必躬亲的风范才是我们所有人尊敬他、爱戴他的最重要原因。青年干部在获得了一些成绩后,切忌沾沾自喜,切勿将名或利放在心上、挂在嘴边,要时刻秉持廉洁自律的作风,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作者:车思涵




上一篇:就业扶贫工作要认真做实做细做好
下一篇:常态化考评引领干部效能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31 18:28 , Processed in 0.20979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