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0月22日召开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0月23日 人民日报) 十三五规划今年是最后的收官之年,在这条漫漫道路上,多少个党员干部在为民道路上砥砺前行,又有多少志愿者在这条路上为人民提供了更多便捷,回望过去的五年,我们为人民谋取的福祉有许多,诸如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更加快捷的政务服务,这些都是这些年我们为民服务的“证据”,但是,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然存在着矛盾,制定十四五规划更需要向人民借智慧,向人民问计,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正确的道理上不断的减少发展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为人民谋福祉。 以“史”为鉴,才能知民心。过去的成绩,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座右铭,过去的成绩,也是我们看清问题的“教科书”。有了动力和方法,就能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人民渴望的是有一粥,有一床,有一房,温与饱便是人民对生活的基本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根植为民服务之心,以过去为标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十四五的到来,我们才能更好的在发展路上不断的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幸福。 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促发展。创新是发展的“核武器”,拥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就能拥有更多美好的明天。从改革开放的第一秒钟开始,我们的国家就在创新的路上不断的前进,有了创新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促进国家的各项发展,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着十四五的规划的道路前进,才能够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支撑起更加绚丽的明天。 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创未来。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发展要遵循人民的意愿,只有人民满意了,国家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只有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才能证明国家的各项发展是正确的。在发展为民的道路上,我们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团结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为指向标,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在正确的方向上大步向前迈进,就能够为人民群众带去更多的美好生活。 为人谋福祉,要对标过去,展望未来,才能从过去看到不足,才能在未来更好干事创业,为人民。 作者:叶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