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馃崜涓夋湹 于 2020-10-23 08:59 编辑
在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农业产业模式早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发展形势变化,如何加快推进农业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建设农业产业强国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重中之重。抓改革必须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改革的着力点和抓手。在充分整合挖掘现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争取、整合涉农项目,引进民间资本等,利用各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建立农产品种植区变景区、田园变乐园的“农旅合一”示范区域。 依托区位优势,为引领农业改革搭建新平台。 一是加快产业园建设。依托南泉镇优良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有边界,无围墙”,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园,为各类创业人才提供“演练场”和“大舞台”,让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实现价值重构。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适度规模流转土地或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优质农产品等农产品,积极引导以农产品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通过土地流转展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三是引进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助力“川粮品牌提升工程”,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开辟农民持续增收新途径。 一是建设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在基地内按照高品质农产品加工标准进行订单种植,促进农业品牌和市场建设。二是采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基地+企业”的合作方式,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新品种培育及引进,开展稻鱼、稻虾、稻蛙、藕鳅共作等种植模式。探索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可追溯生产体系建设,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等,有效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形成产业良性发展新格局。 农旅文化结合,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坚持企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品牌战略发展模式。打造优特农产品展示体验区,深度服务园区企业及来访游客;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开展认种认养等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爱粮节粮教育基地,让群众直观感受到粮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开发工业旅游,融合观光休闲、文创、购物等多种功能,将企业品牌也农业产业进行整合营销。二是在种植“五彩六和米”、“五彩梦幻油菜”等创意农业产品。定期举办“泉语花香”“稻田嘉年华”等农旅节会。农旅以创意农业为载体,将观赏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促进休闲旅游农业的良性发展。三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有效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提升供给效率。(作者:黄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