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以修身,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有的党员干部在扶贫资金、项目上做文章、搞小动作,对群众吃、拿、卡、要;有的党员干部不求上进、敷衍了事,应付工作,没有真正入村入户为贫困户解决问题;还有些干部当起“甩手掌柜”,口号喊的震天响,落实行动轻飘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筑牢思想根基,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增强行动自觉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争做脱贫攻坚排头兵,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努力做一个“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时代公仆。 ] 严以律己,是领导干部成事之要。干部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系到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有一定权力,权力不见阳光就会滋生细菌,就会变质。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监督,敢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诱惑,考验着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底线。监督不是羁绊,而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严管才是厚爱,有了监督,就可以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锁”。领导干部要心悬“律己之剑”,手握“律己戒尺”,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踏实为百姓做实事解难题,扎实开展扶贫工作,落实扶贫政策,推动农村发展。 脱贫攻坚战目前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党员干部要坚持作风过硬,从自身做起,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的始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职责,把脱贫攻坚监督抓到底、抓到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