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各地月饼生产和销售火爆,而今年的月饼流行起“节俭风”。在浙江宁波一家超市,最贵的礼盒装月饼售价200多元,销售主管表示,以前那种五六百元包装较豪华的月饼,今年没有了。在杭州某月饼生产工厂里,工作人员说,今年他们特意把月饼“做小”了,包装成本也降低到销售价格的10%左右。在安徽黄山,部分月饼生产企业采用订单式生产,压低库存,并在每日门店月饼销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来源:央视财经) 做好“减法”,收获“加法”。月饼“减重”,是一件好事,真正说明了消费的本质,回归到正常的消费观念。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包装成本的降低,同时利润在增加。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真正吃上好吃的月饼,更加能感受到中秋节日浓厚的气氛。秋意浓,月饼赏。包装可以突出成本,突出我们传统文化特色,何尝不是一种新型销售方式呢? 做好“减法”,收获“加法”。月饼只是一个典型代表,节假日的背后不只是月饼在减负,其他代表时令的产品都应保留本真,重在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为了包装而去包装。减去的是繁杂的包装,加上的是环保的益处,逐渐增多的消费者。就像其他事物一样,适合消费者的就是最好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无限的价格,正响应前端时间提出的光盘行动,引领时尚节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