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明新风尚 做垃圾分类先行者 自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投放正逐步成为居民的“新时尚”。(人民日报,9月15日) 自垃圾分类提出以来,以垃圾分类为主要任务树立文明新风尚,着力构建文明新社会的部署正在有步骤、分阶段落实,类似上海等大城市已率先开始垃圾分类的先行先试,为垃圾分类树立了典范。 目前,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已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意味着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区、县级市广泛铺开。然而,广大党员干部及区、县人民群众,应该有争做垃圾分类先行者的意识,在道德修养、行为规范、文明素养上走在前列。 要将垃圾分类作为提升文明修养的重要举措。垃圾分类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每一个公民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轻易完成,与此同时,也可以轻易制造垃圾,破坏生态环境。我们在处理垃圾时,走近一步垃圾桶,可能就是文明跨越了一大步,反映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为此,我们要树立文明意识,在垃圾分类处理中,走近一点、扔准一点,不让垃圾污染环境,让文明修养涵养良好的生态环境。 要将垃圾分类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主要途径。俗话说:“久行成习,积习成性”。垃圾分类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与垃圾接触,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行为的检验。为此,我们要将每一次与垃圾接触的时刻,作为规范自身行为的一个机会,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将每一次垃圾分类的小行为作为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一步一步走近文明、走向规范。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对于国家而言,垃圾分类有力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促进产业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垃圾分类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不可利用垃圾、不可降解垃圾集中处理。我们要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牢固树立文明新风尚,积极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作者:贾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