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支流遇龙河蜿蜒流过纯净古朴的田园村庄,两岸的翠竹绿树倒映在河面上。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因秀美风光而闻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当地因地制宜打造“水上扶贫车间”,不少贫困人口因此脱贫。一根竹竿、一顶草帽,是阳朔县高田镇凤楼村村民李家荣上班的标配。他从2007年开始在遇龙河景区一处竹筏漂流码头工作。每天游客一到码头,他就用竹竿撑着竹筏,载着游客在遇龙河漂流。竹竿轻轻划破平静的水面,青山绿树的倒影随水波微微晃动。在竹筏上听到游客对眼前风景的赞叹,李家荣会告诉他们,这些风景也富了两岸村民。”(9月1日,新华社消息) 依靠地区特色打造特色脱贫车间。一些地区发展农业种植业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民们过去往往都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态度在过日子。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干部们纷纷带头寻找新的出路,而当地最好的资源就是眼前的一片片绿水青山。于是通过引进外地的旅游开发公司,对风景进行科学的规划,把风光的集群效应发挥到最大化,随着旅游品牌的打响,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参观,群众也依靠着景区发展到景区内从事服务工作,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依靠自家的农家小院发展起了农家乐,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收入,脱贫和就业两不误、双丰收。 要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党员要带头学习先进的文化旅游知识,带头保护绿水青山,要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位普通群众的心中,让大家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切实保护好身边的环境,只有把聚宝盆保护好了才能够实现依靠绿水青山脱贫致富的愿望。 要紧紧依靠群众的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不管是保护绿水青山还是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紧紧依靠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多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当成一家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才能及时的查漏补缺,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作者: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