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潮湿、温差都会导致土豆患病,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减产25%甚至更高,而采用了严奉君他们培育出的种薯进行耕作,亩产可以达到五、六千斤,而这个数字在之前只有三千斤左右,为了老乡能有更好的种薯,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长期驻守园区,不间断的进行育种工作,目前,园区已建设完成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育种大棚,同时以马铃薯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园区正在建设产品加工区,将产出的土豆制作成土豆粉,进一步增加当地老乡的收入。”(9月3日,四川观察) 依靠科学技术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交账之年,虽然前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不少贫困县实现了摘帽脱贫,不少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有一些深度贫困的地区脱贫致富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要实现脱贫致富除了依靠当地群众的自力更生和帮扶干部的无私付出以外,还需要借助科技的助力,在农副产品的品种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让作物更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产量,提升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要加大对外地企业的引进,进一步提升就业岗位,实现以产业助力脱贫。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提供一定量的原料,就要积极的与外地发达地区的企业进行联系,依靠优厚的政策把他们吸引到当地办厂,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深加工的一体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引进企业之后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群众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够照顾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为打赢脱贫攻坚硬战助力。 要把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起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鼓励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技术学习、自主创业中来,真正的成为群众的致富带头人,把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及时为她们解答一些在产业发展以及致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引导群众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要敢于尝试敢于改变。(作者: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