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脱贫攻坚最后的“精细活” 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更不是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以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态度和作风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质量高。(中国组织人事报2020年7月29日06版) 脱贫摘帽,时间所剩无几,任务相当繁重,广大党员干部要迈向胜利的最后关头,继续做实“精细活”,轻装上阵,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为每户困难群众制定脱贫方案。要通过走进“群众家门”、打开群众“心门”,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在脱贫路上更好地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带领困难群众上下一心为脱贫攻坚献策献力,对准靶心、有的放矢,让脱贫攻坚的“精细活”经得起检验,达到预期效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所有任务。 干好“精细活”,是一件难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脱贫攻坚时间短、任务重,这就要求广大党员要锤炼过硬本领,把工作的全部精力用放在困难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拓宽帮扶思路,形成良好的帮扶格局。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埋下头去,沉下身子,做实“精细活”,应扶尽扶,让每位困难群众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要结合地方实际,致富的道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切不可心浮气躁,囫囵吞枣,让脱贫攻坚不打折扣,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最后的“精细活”,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巨大考验,不能因为时间即将到期就进行防止漫灌式帮扶,要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在“精”和“细”上多思考,务实进取,努力破题,逃离“舒适区”,全身心的投入到“精细活”中来,进一步增强为人民奉献决心。在脱贫舞台上挥洒才华,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广大党员干部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脱贫攻坚的熔炉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做的更好。 只有把脱贫攻坚最后“精细活”做扎实了,我们取得的胜利才能更加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担起主责,通过努力,突破自己,增强自觉性,放开双手去拼搏,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杨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