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到开展环保督察;从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制度建设纲举目张,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立起相应的宏观指标,既可以作为量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可以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定量指标,同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和自然保护、生态修复成效提供量化依据。(7月20,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取得新进展,生态系统有了准确的量的衡量成为了现实,这样的研究成果更加利于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考核和评价,也能够从动态上及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升级和深化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从2012年提出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和成果体现在发展的方方面面,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成为了开发中首要考虑的标准和必须衡量的利益得失,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令行禁止的,也正是由于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和涉及面的全覆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当下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积累的时代,人民群众更加关系生产生活的环境,更加注重自身生命健康安全,而生态环境保护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是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顺应人民呼声的决策。
生态文明建设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如何更加高效的建设好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相关部门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生态系统的量化考核向前推进了关键一步,像这样的研究有很多,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发展增长后劲,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这样的研究弥足珍贵。 作者: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