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脱贫攻坚,打好“本土人才”这张牌 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8日01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够掉链子,要打好“本土人才”这张牌,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带动效应,打造出一支“真正不走的队伍”。 用好政策聚拢人才。本土人才和一般的引进人才有着本质区别,他们对本地情况较为熟悉,且对家乡有难舍的感情,更愿意把的青春才华奉献给这片土地,成就感更为强烈。积极争取上级创业优惠政策,用好脱贫攻坚、国家关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从项目支持、财政支持、品牌创建等方面为本土人才提供政策优惠,全力支持本土人才创新创业。推行帮办制度,为本土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拥有一定资金、掌握一定技能、熟知市场营销的农村实用人才创建创业示范基地。 用新方式培育人才。建立本土人才库,积极动员各类乡土人才,善于发现和用好本土人才。实行优秀本土人才重点联系制度,将思想素质好、致富本领高、带富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列为村级组织负责人后备人选进行培养。以理论学习和基地现场“观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留守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助力家乡发展,人民富裕。 用活资源善用人才。拓宽本土人才的晋升渠道,统筹谋划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力度,实现本土人才长远发展。积极探索拔尖本土人才聘为镇级带头致富人队伍,以自己擅长的领域为群众讲解致富路子,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贫困户投身于脱贫事业,大力推广“专合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为贫困户培训种养殖技术技能、免费提供种养殖幼苗、低价回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