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坐看云起 于 2018-10-22 14:34 编辑
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40年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新华社10月17日电) 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广大干部群众自强自立、苦干实干,全社会用心用力帮扶,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其力度之大、用心之深、用情之切,都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为民的初心。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八角楼上燎原的星星火光;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富起来,再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国家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风雨如磐中矢志不渝地彰显着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和宗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把脱贫攻坚重任扛在肩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五年里,我们一起书写着“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脱贫攻坚规模之大、影响至深可谓前所未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言“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的头脑有无这种意识。”群众始终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只有让群众有信念、动起来,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最终使人民强大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派最能打仗的人”到脱贫一线,就有了无数个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组,全国上下党员干部们的日夜躬身,有了“扶贫工作最艰难,千山万水只等闲,心与百姓同忧喜,不拔穷根不回还”的决心和信念。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里,我们要不折不扣将中央政策落实下去,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意识,更要在攻坚战结束后巩固成果,持续繁荣发展。 “贫如王屋太行山,不移此山誓不还。苦干实干加巧干,群众百姓俱欢颜。”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的关口,习近平同志号召全体脱贫攻坚战士们“咬定目标加油干”。我们理当抖擞精神,担起责任,埋头苦干,会同社会各界一道,发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攻坚精神,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和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继续为了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扬帆起航,奋力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聚力、使劲。(文/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