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回复: 0

集中优势,养蜂脱贫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44

主题

393

回帖

3960

积分

记者

积分
3960
发表于 2020-5-24 13: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鹤峰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植物繁茂,蜜源植物超过1000种,有“华中植物园”之美称,中蜂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蜂群已发展到4万多群,蜂蜜年产量200余吨,产值达5000万元。目前,鹤峰中蜂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升级,生态养蜂成为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522日,新华网)



初夏时节,鹤峰县太平镇槐树桩村,四周树木青翠,花开繁茂。树林之间一排排整齐的蜂巢引入眼帘。这里便是槐树桩村的中蜂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养蜂是一个精细活儿,蜂群安置、蜂箱检查、病虫害处理、育王、分蜂……每个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合作社负责人李永国向社员细心的讲解到。槐树桩村山高人少,但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养殖蜜蜂,当地人也有养殖的习惯。但往年村里都是“散养”的,当蜂蜜往“集体”走的时候,村名们就能依靠蜂蜜脱贫致富了。



2016年的脱贫攻坚战开始,扶贫干部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中蜂产业,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走上专业化、合作化、科学化养蜂致富之路。“我入社后,没有资金,国家有贷款;没技术,李永国上门指导。”槐树桩村二组脱贫户王颜珍说到。以前养蜂技术不行的王颜珍在经过合作社的培训后,现已发展蜂群60多群,仅中蜂养殖去年就收入5万元。



随着健康生活的普及,蜂蜜越来越受到青睐。蜂蜜的生产早已供不应求,太平镇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镇争取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380万元,将用来提升蜜蜂养殖的配套,继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将村子打造成集生产、旅游为一体的蜂蜜产业区。



每一个贫困地区往往存在其天然的优势,扶贫干部要善于抓住这种优势,同时以集体化的形式去整合资源,改变以前的生产方式,做好相关的技术培训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完善,以科学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去为贫困人口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作者:星尘)



新闻链接:http://www.hb.xinhuanet.com/2020-05/22/c_1126013815.htm





上一篇: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
下一篇:畅通年轻干部的成长“轨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12:34 , Processed in 0.26252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