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回复: 0

[已推搜狐] 党员干部的朋友圈应该是“好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01

主题

0

回帖

500

积分

记者

积分
500
发表于 2018-10-16 1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员干部的朋友圈应该是“好圈”
(作者:周顺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热衷于搞“小圈子”、“拜码头”、“搭天线”。我们梳理了案例和报道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小圈子”,可以看出这些“小圈子”的形式千奇百怪,但本质上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热衷搞“小圈子”的人也总有一天会出事——(10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结交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坏的朋友只会互相利用,甚至一同堕落。好的朋友则会共同进步,互相勉励。有句话说的好:“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就是告诫我们交友必须谨慎。十八大以来,从一些官员落马后被“起底”的内幕来看,所谓的“朋友圈”其实质是一个个赤裸裸的“利益圈”。“群主”的地位越高,腐败塌方的范围越大。因此,与谁交朋友?怎么交朋友?这就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党员干部交友更须慎之又慎。
   党员干部“朋友圈”要坚定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要给予党纪处分”。党员干部在“朋友圈”发声时,一定要政治立场坚定,确保内容合规合法。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警觉,自觉抵制违法及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为营造良好舆论生态作出表率,时刻展现自己的党性修养与道德品质。
   党员干部“朋友圈”要辨是非。新媒体时代充斥着大量信息,真伪、对错,党员干部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时,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不能以讹传讹、不能道听途说,更不可无中生有。面对一则信息,要理智当先,全面了解事情经过,带头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加强敏感度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先甄别后发布。
   党员干部“朋友圈”要正能量。党员干部是公众人物,时刻受到百姓监督,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而在微信“朋友圈”更要自律慎言,注重释放正能量和传播正能量,引导舆论导向。在微信这个半虚拟平台中,要积极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能量划清界限。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健康的“朋友圈”,可以在“好的朋友”熏陶下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病态的“朋友圈”,往往在“坏的朋友”感染下热衷于骄奢淫逸、吃喝玩乐,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将党性原则放置一边,受制于人,成为不法分子的“网中囚”。一旦加错“朋友圈”,就会陷入腐败泥潭,不但断送自己的事业前途,而且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新闻源链接:http://www.scjc.gov.cn/zhyw/dzsy/201810/771430486.html





上一篇:“领头雁”要带头唱好致富“好声音”
下一篇:文艺人才德艺双馨是时代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5 14:09 , Processed in 0.28073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