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是为政之基,立身之本。《礼记·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习总书记也曾明确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党员干部的人品官德不仅反映着个人的学识修养,更是代表着国家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关系着党的形象和生命。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中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一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等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政治生态的导航仪。政德即为政之德,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政治坚守。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我们党构建清明政治生态、提高执政能力、树立良好形象的保障。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新时代修身立德的遵循。政治品德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前提,是官德的核心。“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就是以政治品德、政治上是否靠得住为首要。党员干部的政治品德状况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只有坚守政治品德,才能把党的宗旨转化成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才能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对待工作,才能自觉站在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用权处事。
有“政德”,才能有坚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是个人信仰转为国家信仰的核心要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不断传播和发展之下保证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得以稳定的前行。干部的一言一行,备受群众关注,是社会风尚的标杆。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以德立身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提升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做为党的干部,必须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以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态度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毅力切实改进工作生活作风。通过修身立德铸魂,做到以忠诚之心坚定党的信仰,以赤城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以感恩之心尊重人民群众,甘心情愿的做人民的儿女。
作者:李庆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