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当“党建先锋”不妨先跳出去“取经”
(作者:矣赵辉)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树党建品牌,是强基固本、创新提质的“主打牌”。放眼全国,浙江、成都、福建等地,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沿着党旗所指,精谋基层党建新篇,善当党建创新“先行军”,在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实践中走在了时代前列。我们只有深刻领悟这些地区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方能“借脑”强智,找准航向,跨越赶超,在新时期党的建设新征程中立于党建先锋之列。 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当重抓“蓝图”。“蓝图”就是方向,缺少蓝图导航,“梦想之舟”便会失去航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坚持把抓好党的建设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浙江谢家路村党委、鞍山村党支部和成都蒲江两河村党总支等一批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全国党建示范样板。究其“成功秘籍”——这些地方均以“点亮、线精、面强”为蓝图,以“整体推进、突出特色”为导向,坚持“一点一策”“一策一案”、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凝聚智慧,勇于担当,笃行实干,打造出可学、可鉴、可推的基层党组织“精品”。 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当先抓“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离不开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各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员队伍里的“领头雁”,需把控队伍飞行的方向,设定队伍的高度,走出队伍的节奏,只有书记动起来,队伍才会跟着“飞”,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凡是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地区,一定高度重视书记队伍建设。如:宁波市洪塘街道,把打造“善学、善思、善干、善说、善写”的书记队伍,作为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先手棋”,坚持在“学、写、说”上着力,全面落实“书记向前冲”工作机制,千锤百炼、持续发力,打造出一批党和群众放心满意的好书记,撑起了党组织建设和引领村组发展的一片天空。 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当抓细节。创无定法、重在求精。浙江、成都等地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务必将“精”品意识一以贯之于创建工作始终。须坚持在创建工作规划、创建项目落实、阵地建设、队伍管理、品牌构建、成果展示等方面高位定标、精雕细刻,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落实项目不打折扣,攻克问题不留余力,宣传推广讲究质量,推动落实注重力度,有了这些“严苛”,才能确保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朝着“精品化”方向迈进,让点位发光、出彩,赢得党和群众认可。 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当抓“脑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浙江省泗门镇谢家路村,坚持发扬“前哨精神”,打开了一扇创新求索的“窗户”,始终勇立潮头、精进发展。多年来,泗门镇党委始终牢固树立进位争先的意识,把学习先进的党建理念作为打造队伍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学习为牵引,外求“它山之石”、博采众长、更新理念,对内练好内功、强筋健骨、涵养底气。“事业成败关键靠队伍”。队伍强了,思想活了,办法就多了,破解问题也就顺理成章,推动工作也会势如破竹。谢家路村党建工作的精品化发展,有力促进了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升,汇聚成引领发展的强大组织力。 “经验是前进的灯塔”,正视经验,必将能照亮砥砺前进的道路;经验是“强心针”,吸收了多少,必将让“肌体”注入多少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须结合实际把各地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法宝”发扬好、实践好,擎举创新之戈,书写实干之篇,努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作者:矣赵辉)
|